本報特約評論員劉志權
  事關院士評審,對相關發明專利,主管部門理應邀請國際同行業專家參與審查的,之所以忽略,還是“不為”。
  院士造假的新聞,由來已久,有舉報屬實的,有負部分責任的,也有不了了之的。但恐怕都沒有最近中科院院士王正敏被舉報造假的這出事件典型。典型事出有因,俗話說,堡壘是從內部攻破的,這次是學生舉報老師。因為親身參與,知之甚詳,其所揭發,也就豐富翔實,因此在新年之初,為公眾奉上了一齣“學術造假現形記”。從“造”論文到“造”發明專利,然後造假再從學術鏈傳導到產業鏈,層層推進,高潮迭起。
  公眾盡可以看戲,但這畢竟不是虛構而是現實。橫跨學術鏈和產業鏈的“一條龍”造假,不僅戕害了神聖的院士評選制度,也有損於社會誠信。
  考慮到“院士”榮譽的神聖性,本該予以最嚴苛的學術審查。而本次學術造假中,諸如將專著拆分發表、一稿多投、濫竽充數、著作抄襲等,手法之低級,即便是最普通的職稱評審,理應被髮現。因此,學術審查“非不能也,實不為也”。
  簡單的學術審查尚且如此,“高級”點的克隆外國樣機的“國產人工耳蝸”通過審查自然不足為怪。事關院士評審,對相關發明專利,主管部門理應邀請國際同行業專家參與審查的,之所以忽略,還是“不為”。
  央視記者調查發現,王正敏團隊以各種名義報項目,僅2012年就獲經費4000多萬。事實上,這些年,編個概念或故事,然後“跑部錢進”,套取數額巨大的科研經費,已經成為部分人的“生財之道”。這一現象的根子,其實同樣在於主管部門只管撥錢、不論收穫的“不為”。
  “造假”還有喜劇式的後續。它擊鼓傳花,從學術鏈傳到了上市公司。造假的學術碰上了只需“故事”、根本無意投產的上市公司,可謂“臭味相投”。上市公司玩弄“概念”,編“故事”並輔以虛假公告,誤導股東,操縱股價,幾是資本市場的常見手法。上市公司之所以敢一再犯險,也是由於相關部門監管和懲處不力。
  造假讓很多人得道飛升,代價卻是眾多產品試驗者和股東的血淚。但是,不能只怪個別人甚或個別公司。如果相關部門疏於作為,不努力完善審核、監督、懲處機制,放任“個體”裸露在巨大名利的誘惑之下,其實也難辭其咎。切斷造假鏈條,應從切實改變行政工作作風做起。面對這一事件,民眾也許需要一聲斷喝:相關部門,為何不為!
  相關報道見今天A18版  (原標題:院士“一條龍”造假乃監管不為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w38jwxcn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